梧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对梧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95号提案的答复

张国辉、张宇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第1条“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发展机会”

(一)我会承办起草《梧州市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梧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时,均将“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纳入其中,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常态机制,并以就业为导向,推行“需求+培训+送工”的就业培训新模式,针对不同残疾人群体需求,统筹开展中式面点制作、调饮制作、国画实用技能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种养殖生产技术培训,2021-2023年已帮助2869名城乡残疾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84.38%;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109.6%。

为了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工作,我会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四个一”活动,对全市1.93万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进行了一次信息核对,并对其中813名有生活自理能力且有就业需求残疾人进行一次职业能力评估,了解其就业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业培训,以最大限度的考虑残疾人利益,确保做到精准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残疾人的就业创业能力,拓宽残疾人就业面,今年市拟帮助796名城乡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截至6月19日,已开展调饮制作、残疾人文创手工艺品制作、盲人保健按摩、岗位定向技能、面包烘焙、计算机实用技能等项目培训班,已培训460人,预计将于12月中旬完成796人的任务培训目标。

(二)近年来,梧州市相继出台政策,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梧州市政府出台《梧州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我会联合市人社局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在全区率先推动出台市直单位增设1个残疾人公益岗位政策,对就业困难但有一定劳动能力、能够从事公益性岗位的残疾人,实行就业安置。目前,已有66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公开招录,已有28名残疾人成功就业。我会联合市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对首次从事个体经营、首次创办小型微型企业的残疾人、盲人按摩机构给予一次性扶持补贴,鼓励和促进更多的残疾人个体就业、自主创业;联合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工商联出台《“助残就业 梧在行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挖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潜力。

(三)我会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在每年3月至10月,对我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在上一年度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审核,并将相关数据在审核系统中推送至税务局,由税务局对未安置残疾人就业或安置未达比例的用人单位征收残疾人保障金,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供资金支持。

二、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第2条“推广灵活的工作安排方式”

(一)我会充分利用LED电子屏、板报、墙报、门户网站、公众号、主流媒体等平台多渠道、多手段宣传政策法规和残疾人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展示残疾人追求新生活,参与社会建设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精神面貌,使全社会更加了解残疾人,更加支持残疾人事业,更加关注残疾人切身利益。2023年至今累计在本单位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365篇、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发布推文74篇、在区残联微信公众号及门户网站发布推文42篇、在《梧州日报》等市级媒体报道42篇、在《广西日报》等省级媒体报道7篇,在《华夏时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篇

(二)我会收集整理助残惠残政策通过0A系统向残工委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和园区全面推送;通过招聘会设置政策咨询点向市民群众发放;通过“走访拓岗专项行动”进企业开展宣传;通过印发通知至各县(市、区)残联全员学习;与广电网络公司、梧州联通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宣传等,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进助残惠残政策宣传全覆盖。目前已印制发放一万多份宣传手册,向177个单位推送政策信息,向近1.3万残疾人推送宣传短信,并在2023年6月-12月期间在广电网络电视首页首行主推入口进行助残就业政策展播,帮助广大残疾人、用人单位学习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今年预计还将印制发放8500份助残惠残宣传资料,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助残意识,营造尊重、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为进一步打通供需信息“孤岛”,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我会建立健全残疾人用工需求信息库、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信息库,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用工需求情况以及残疾人就职意向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搭建残疾人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精准对接的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残联金牌就业管家工作站微信推送平台,残疾人零工市场信息播放平台,梧州联通信息推送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展示平台等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向广大残疾人宣传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及企业用工需求、岗位招聘信息等,服务残疾人就业“零距离”。今年我会还计划开发残疾人就业服务微信小程序,及时宣传国家、自治区、梧州市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企业招聘残疾人用工信息、招聘动态等就业创业相关信息,让残疾人在家也能了解企业招工信息。

三、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第3条“建立就业配对服务”

为提高残疾人就业供需精准适配度,帮助残疾人实现“人岗匹配”。2023年3月,我会联合市人社局创新建设了广西首家残疾人金牌就业管家工作站。就业管家们在工作日全天候提供求职登记、招工登记、就业推荐、政策咨询等“全链条”“零距离”贴心服务,对用人单位和有求职意向的残疾人进行精准摸底和精准对接,通过沟通交流、中国残疾人职业适应性测评系统等对前来求职的残疾人进行就业能力和就业适应性评估,掌握其身体状况、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等,以此为基础匹配工作岗位,并向多个用人单位推送其个人简历,努力争取就业机会,促进人岗适配,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自工作站建设以来,已服务残疾人1200余人次,200家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760个就业岗位,194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

四、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第4条“鼓励企业招聘残疾人”

(一)我会联合市税务局积极开展金融助残服务,协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桂林银行、北部湾银行、农业银行推出以残疾人就业安置比例作为信用标的“就业帮扶贷”金融贷款产品。银行根据税务、残联部门提供纳税缴费信用评价和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为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在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上给予更多倾斜,以“安人增信减息”激发活力,助力企业融资促发展,助推企业招聘残疾人促就业。目前,累计已有47户/次企业通过“就业帮扶贷”实现贷款金额3亿多元,助推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132人

(二)我会动收集整理人社、税务等部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助残惠残政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政策内容并编辑成册,通过《梧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的函》发送给我市各中直、区直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进行政策宣传,提升用人单位的政策知晓度,营造良好的助残就业氛围,帮助更多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三)我会联合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及各类招聘会,为有就业意向的残疾人和有招聘需求的企业“牵线搭桥”,招聘会现场还设置政策咨询和求职用工登记点,为前来求职的残疾人和家属、用人单位提供面对面的求职用工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暖心贴心服务,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创造机会。2022年至今,全市累计共开展现场招聘活动75场,为残疾人提供文员、保洁、操作工、市场推广员等就业岗位900余个,吸引了2000多人次的残疾人参加活动,近43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我会联合人社局、税务局、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等部门持续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把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做为走访重点,积极向企事业单位宣讲各自有关残疾人就业惠企的政策,激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开发适残岗位,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2023年全市共走访企业101家,开拓职位数量66个;2024年计划走访残疾人家庭和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目前全市已走访企业10家,开拓职位数量15个,开拓岗位数量21个。

五、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第5条“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一)2022年,我会聚焦深化基层残联组织改革精准发力,健全专职委员队伍。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完善,66个乡镇(街道)残联,1014个村(社区)残协均按要求配备有专兼职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专职委员1080人,实现专职委员配备全覆盖,有力增强残疾人服务队伍可为全市残疾人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2023年,我会与市工商联联合共建“梧州助残爱心企业工商联盟”,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整合资源帮助残疾人就业;与梧州市鸳江公益协会签订扶残助残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关爱残疾人各项活动;与残工委成员单位实施“扶残助残·梧在行动”等共推残疾人就业工作。目前有48家爱心企业加入联盟,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共36个,爱心企业开展了关爱残疾人活动10次,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座谈会8次,全市举办现场招聘活动14场,为残疾人提供文员、保洁、操作工、市场推广员等就业岗位300余个,近19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三)2024年,我会联合南宁市益起初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梧州真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立“益起初发”助残公益行动梧州助残基地,以“当地残联+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网络平台+残疾人”的帮扶模式,多元主体联合、多方力量齐心帮,推动解决我市智力、精神、肢体重度残疾等城乡困难残疾人就业难问题。截止目前,已帮助14名智力、精神、肢体重度等城乡困难残疾人就业。持续打造“爱心助残工商联盟”和“牵手·逐光行”志愿服务品牌,牵头组织开展志愿助残“N+1”活动,联合梧州市鸳江公益协会、梧州市牵手志愿服务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梧州市分公司等团队及单位的志愿者们组成N个志愿服务队结对帮助残疾人,深入乡村和社区,为结对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提供关爱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大爱精神,让扶残助残蔚然成风。

六、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第6条“推广自主创业模式”

(一)为鼓励残疾人个体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我市自2019年以来,持续对首次从事个体经营,且自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残疾人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扶持补贴;对首次创办小型微型企业的残疾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盲人按摩机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具有当地户籍,从事个体经营或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以个人身份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给予缴费补贴。2019-2023年间,全市扶持了110个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残疾人创办小微企业6家,共计发放扶持补助资金67.724万元。残疾人自主申报并通过审核,为1092名个体户和灵活就业的贫困残疾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补贴524.58万元。

(二)我会联合发改部门落实广西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支持政策,使梧州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水费成本将下降约20%,电费成本将下降约20%,管道燃气费成本将下降约35%。至今有16家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享受价格支持政策,切实帮助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自信心。